1999年1月,印尼总统哈比比同意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选择自治或脱离印尼。约91.4%居民为罗马天主教徒,基督教新教徒占全国人口2.6%,1.7%是穆斯林,0.3%是印度教徒,0.1%为佛教徒。据估计,东帝汶80%以上的经济流动在此进行。独立日:11月28日(纪念1975年11月28日东帝汶单方面公布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曾一度负责治理东帝汶,不久后葡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1951年将东帝汶改为葡海外省。
【国名】东帝汶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East Timor)东帝汶 【国旗】长方形,长宽之比2:1。革阵于1975年11月28日单方面公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9月,哈比比总统公布同意多国部队进驻东帝汶。顶部是国名“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两颗白星之间的字母是“东帝汶人民防卫”的缩写;底部饰带上为葡萄牙文:“荣誉、祖国、人民”。 1816年,荷兰恢复对帝汶岛的殖民地位。 1975年葡政府答应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 2006年8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向东派遣任期为六个月的联合国综合特派团(UNMIT),以协助保持东局势不乱,匡助东举行2007年总统和议会大选。 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达腊为中央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央的麻喏巴歇(满者伯夷)王国统 东帝汶土著人
编纂本段扼要历史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拉莫斯·奥尔塔,2007年5月9日当选东帝汶第二任总统,5月10日宣誓就职。投票后东亲印尼派与独立派发生流血冲突,东帝汶局势恶化,联合国特派团被迫撤出,约20多万难民逃至西帝汶。 联合国继承向东帝汶派驻由戎行,民警和文职官员组成的支助团(UNMISET),协助东帝汶政府工作,任期至 2005年5月。 1859年,葡、荷签订条约,重新瓜分帝汶岛。年均匀降水量1200~1500毫米,但地区差异较大:北部沿海地区每年5月至11月为旱季,12月至翌年5月为雨季,年降水量为500~1500毫米;南部沿海地区6月至12月为旱季,12月至翌年2月及5至6月为雨季,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中部山区年降水量为2500~3000毫米。 2005年5月20日,联合国在东设立为期一年的后续特派团,即联合国东帝汶办事处(UNOTIL),继承为东政府重建工作提供协助。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成立由澳大利亚为首、约8000人组成的多国部队,并于9月20日正式进驻东帝汶,与印尼驻军进行权力移交。 【国歌】《祖国》 【国家格言】Honra, pátria e povo(葡萄牙语,荣誉,祖国和人民) 【面积】14,874平方公里 【人口】2006年12月有106万。天主教的节日(如圣诞节等)。 【国际电话区号】670 【国际域名缩写】TL
东帝汶国徽中央图案源自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旗帜,象征为取得独立而进行的不懈斗争。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央。西部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 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东帝汶脱离印尼。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爆发“武装部队运动”推翻了专制政权,葡开始民主化和非殖民化进程。东45万登记选民中,约44万人参加了投票,其中78.5%赞成独立。 18世纪,英国殖民者曾短暂控制西帝汶。此后联合国大会多次审议东帝汶题目。 东帝汶国徽
东帝汶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岛国。 东帝汶人参加独立一周年庆祝流动
东帝汶位海岸线长735公里。 2007年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特派团任期延长一年,确保东社会治安和大选顺利进行。 【国徽】如图所示。 1960年,第1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542号决议,公布东帝汶岛及附属地为"非自治领土",由葡萄牙治理。总理古斯芒,东帝汶独立英雄,前总统,2007年5月被任命为总理. 【重要节日】恢复独立日(建国日):5月20日(纪念2002年5月20日联合国向东帝汶移交政权,东帝汶正式独立建国)。 197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印尼撤军,呼吁各国尊重东帝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自决权利。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归葡,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 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1982年联大表决通过支持东帝汶人民自决的决议。五角星象征光明和引导。 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联合国三方就东帝汶举行全民公决签署协议。境内多山,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大部地区属热带雨林天气,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天气,年均匀气温26℃,年均匀湿度为70%~80%。从1983年至199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斡旋下,葡萄牙与印尼政府就东帝汶题目进行了十几轮谈判。哈比比总统当日表示接受投票结果。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岛。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四周的阿陶罗岛和东真个雅库岛。其中东帝汶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占78%,印尼人占20%,亦有2%华人。 2007年5月9日,奥尔塔当选东帝汶总统,古斯芒被任命为总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印尼苏哈托政权下台。
治。 1999年11月,东帝汶成立具有准内阁、准立法机构性质的全国协商委员会(NCC),2000年7月成立首届过渡内阁,2001年8月举行制宪议会选举,9月15日成立制宪议会和第二届过渡内阁,2002年4月举行总统选举,东独立运动领袖夏纳纳·古斯芒当选。同年12月,印尼出兵东帝汶,1976年公布东为印尼第27个省。 【国家位置】镶嵌在印度尼西亚。旗面为红色,左侧有一个玄色的等边三角形和一个黄色的等腰三角形重叠图案,玄色的等边三角形上有一颗白色五角星。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事本世纪第一个新生国家。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简称革阵)、主张同葡维持关系的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主张同印尼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简称民协)三方之间因政见不同引发内战。 1942年日本占领东帝汶。独立公投日:8月30日(纪念1999年8月30日在联合国主持下就东独立题目举行全民公投)。同月,安理会通过第1272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简称联东当局),全面接管东帝汶内外事务。 【首都】帝力(DILI),位于帝汶岛东北海岸,是一深水港,人口17.57万(2005年东帝汶国家统计局数字)。 6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UNAMET),于8月30日主持东帝汶全民公决。 1613年,荷兰势力侵入,于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架空葡势力至东部地区。东帝汶天主教现有帝力和包考两个教区,帝力教区主教里卡多(RICARDO),包考教区主教纳西门托(NASCIMENTO)。
。 |